服务热线:0558-96511 医院传真:0558-8668726
服务监督:0558-8610106(医患关系科) 廉洁监督:0558-8696513(监察室)

叩背,也称为拍背或击背,是一种有效的帮助小儿排出痰液、改善呼吸道状况的方法。通过叩背,可以松动附着在呼吸道内壁的痰液,使其易于咳出,从而缓解呼吸道阻塞,改善呼吸状况。
叩背的正确姿势如何?叩背有哪些注意事项?下面,我们将详细介绍小儿叩背的相关知识。
叩背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振动和冲击的力量,使附着在呼吸道内壁的痰液松动,从而易于咳出。叩背时,产生的振动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,促进痰液的排出。同时,叩背还可以增加胸腔内的压力,帮助肺部扩张,进一步促进痰液的排出。
1.体位。让孩子采取坐位或侧卧位,这样可以更好地暴露背部,便于叩背操作。
2.叩背位置。叩击孩子背部的两侧,避开脊椎和肾区,以免造成伤害。可以让孩子趴在家长的腿上,或者家长站在孩子的背后进行操作。
3.叩背手法。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背侧,一只手固定在孩子的肩部,另一只手五指合拢并屈曲,拇指紧贴食指第一指关节,掌心中空、掌侧呈杯状。利用大小鱼际肌及指腹,以手腕匀速、有节奏的拍击孩子背部的两侧。找到后背三角形的骨头即肩胛骨,在骨头下角的位置由下至上、自外侧到内侧叩击患儿背部。叩击频率约为60-100次/min,每次5-10min。如果一侧肺部感染较重,可适当增加该侧叩背时间。正确的叩击应发出空瓮音,而不是“叭”声。要力度适中,以孩子能耐受为宜。
4.叩背时间。最佳时间是雾化吸入后和清晨起床后,也可选在餐前30分钟或餐后1-2小时进行。避免在排痰过程中出现呕吐情况。
1.叩背时要保持适当的力度,避免过于用力导致孩子受伤。同时,要观察孩子的反应,如果孩子出现不适或哭闹,应立即停止叩背。
2.在叩背过程中,可以让孩子配合咳嗽,这样有助于痰液的排出。如果孩子无法配合,可以在叩背后让孩子深吸气,然后用力咳嗽。
3.叩背只是辅助治疗手段,如果孩子病情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,应及时就医。
总之,小儿叩背是一种有效的改善呼吸道状况的方法。家长在掌握正确的叩背方法和注意事项后,可以在家中为孩子进行叩背治疗,帮助孩子排出痰液、改善呼吸状况。同时,也要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,如有需要,及时就医。
文:儿科一病区 郭玉
审核:护理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