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558-96511 医院传真:0558-8668726
服务监督:0558-8610106(医患关系科) 廉洁监督:0558-8696513(监察室)

护理的本源是关心、关怀病人。随着太和县人民医院开展“服务能力提升”方案,神经外科二病区以打造“一科一品”优质护理品牌为契机,医护联动、上下一心,从病人的实际需求出发,从临床护理工作着手,全方位为患者提供服务,医护携手,护患努力,共同守护大脑。
品全面,全流程温馨体验
护理团队为患者服务的时间,无非是入院、在院、出院三个阶段,神经外科二病区牢牢抓住这三个节点,做到入院时主动迎接患者到来、在院时主动缓解患者焦虑、出院后主动帮助患者担忧,把温馨服务覆盖到患者就医的全流程中。其中,出院后的延伸护理对护理团队的服务能力是很大的考验。
护士单瑞非常清楚延伸护理的重要性,神经外科二病区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,一般都会内置胃管、尿管等居家养护,但胃管、尿管的定期更换还是需要专科护士实施。
让单瑞印象最深刻的患者是钱大娘(化名),她多次因脑出血住院,最近一次最为严重,在住院2个月病情稳定下来后,选择居家养护。一个冬日,单瑞接到紧急任务,钱大娘气管堵塞,内有浓痰,导致呼吸不畅。单瑞立马赶到钱大娘家中,为其更换气管,重新敷料,并将喉内浓痰吸出。随着器官畅通,钱大娘痛苦的表情也缓和了下来。回到科室后,单瑞收到了钱大娘的老伴的短信,原来是他为单瑞写的一首诗,词藻虽不华丽,却满含真挚的感激之情。
品细节,细微处更见关怀
神经外科二病区的患者较为脆弱,在护理中需要更加小心,一点细微的差异可能就会对患者的恢复产生巨大影响,因此,神经外科二病区的护理团队几乎成了细节狂。
像往常一样,神经外科二病区护士林慧推着移动护理车到张大爷(化名)床边进行宣教,张大爷刚做完手术,无法到集中宣教室,林慧便主动到他床边进行宣教。宣教时,林慧俯下身子贴近张大爷,在确保他听清的情况下尽量压低声音,墙上的分贝测量仪没有报警,临床王大娘(化名)的小憩没有被打断。
宣教完成后,林慧将张大爷的床头按照抬高度数指标调至合适位置,这个高度张大爷呼吸最为畅通,可以有效减轻脑水肿。随后,林慧为张大爷盖好被子,将床头柜上的垃圾放进垃圾桶,顺手将科室提供的小盐罐摆到显眼的位置,对于张大爷这种脑性耗盐的患者,补盐能有效促进恢复。
品专业,学+练能力提升
与神经有关的事没有小事,如果患者病情突发恶化,医生暂未在场,应该怎么办?考虑到这一情况,神经外科二病区着力提升护理团队专业能力,做到面对紧急情况不慌张,严格按照规范处理问题。
“学中练,练中学,实践与书本相结合才能更好、更快地提升专科服务能力。”神经外科二病区护士长王刘曼说。病区护理人员在王刘曼的带领下,系统学习中华护理学会发布的团体护理新标准、新知识、新指南,重点学习与神经外科护理相关的专科内容,提升专科护理能力并运用到实践当中。
“在还没有开展‘三米温情’护理活动的时候,‘345’计划就是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的,这对我们护理人员来说,是一个查缺补漏、提升专科服务能力的好方法。”王刘曼很自信的说道。
神经外科二病区护理团队始终坚持“以病人为中心,以质量为核心”的护理服务理念,每周三开展床边护理查体、病情汇报,每周四晨会教学专科知识,每周五晨会培训学习常用药物知识,不断将优质护理服务做实、做细、做优,提升服务内涵,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。
“多为患者讲一点、多为患者做一点、多为患者想一点,才让护理服务更有温度。”神经外科二病区护理团队对服务自然不满足于“浅品”,不断深化护理服务内涵,提升护理服务品质,做患者大脑的守护者,这是他们持续做并坚信能做成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