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0558-96511 医院传真:0558-8668726
服务监督:0558-8610106(医患关系科) 廉洁监督:0558-8696513(监察室)

亲爱的各位读者大家好,欢迎大家阅读天使云科普栏目,我是科普宣传员云小护。天使云科普旨在大力普及健康科学知识,传播健康生活方式,提高全民健康科学素养,助力全面建设健康中国。
秋冬季节,
被恙虫咬伤的人屡见不鲜。
恙虫非常小,
大小还不到1毫米,
容易被人忽视。
恙虫叮咬过的部位一般比较隐秘并且没有痒、痛等不适感,所以很多人被叮咬后全然不知。恙虫病首发症状是高热,容易误被当做感冒医治。
如果自己曾经去过草地农田,回来后发现自己反复发烧浑身乏力、头痛、头晕等,就要警惕是否被恙虫咬到了,可以检查身体有没有恙虫病特有的焦痂,以免延误治疗。
什么是恙虫?
恙虫,又称恙螨、沙虱,生长于阴暗潮湿的草丛中。当动物或人经过草地时,幼虫爬至动物或人身上短期寄生,吸食组织液及淋巴液,经3~5天后,离开动物宿主坠落于地上。
什么是恙虫病?
恙虫病(tsutsugamushi disease)亦称丛林斑疹伤寒,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所致的急性疫源性传染病。鼠类是主要传染源,通过恙螨叮咬而传播。临床上以发热、皮疹、叮咬部位出现焦痂(或溃疡)、淋巴结肿大、肝脾肿大或肝功能异常及嗜酸细胞数减少为特征。
流行病学
1.传染源:鼠类是主要传染源。
2.传播途径:通过恙螨叮咬而传播,主要为红纤恙螨和地里纤恙螨。恙螨多生活于温度较高、湿度较大的丛林边缘、草莽地带、河湖岸边及农田的土壤中。
恙虫病有什么表现?
潜伏期4~21天,一般为10~14天。
1.全身表现:急起发热,体温可在1~2天内迅速上升至39~40℃以上,呈驰张热型,常伴有畏寒或寒战、头痛、全身酸痛、疲乏、食欲减退等。体征可有颜面潮红、结膜充血、焦痂或溃疡、淋巴结肿大、皮疹、肝脾肿大等。
2.焦痂:多见于腹股沟、肛门、会阴、外生殖器、腋窝等。多数病人只有一个焦痂(或溃疡),其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3~15mm,焦黑色,边缘整齐稍隆起呈堤围状,周围有红晕,如无继发感染,则不痛不痒,无渗液。痂皮脱落后,中心陷形成溃疡,基底部呈现淡红色。
3.淋巴结肿大:焦痂(或溃疡)附近局部淋巴结肿大明显,可大如核,有压痛,可移动,不化脓,消退较慢。
4.皮疹:常出现于病程第4~6天,为暗红色斑丘疹,直径约0.2~0.5cm。多为充血性,少数呈出血性,不伴瘙痒,多散发于躯干,向四肢扩展,面部很少。
怎么治疗与护理?
1.体温过高时的护理
监测、记录生命体征,指导患者多饮水,高热时可采取温水擦浴、冰袋等物理降温措施,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或静脉补液。
2.生活护理
应卧床休息,待病情逐渐好转后可适当下床活动。
3.饮食护理
进食易消化、富含维生素、足够热量及蛋白质的流质或软食,少量多餐,以补充机体营养需求。嘱病人多饮水。
5.用药护理
遵医嘱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,常用药物有氯霉素、多西环素、四环素等,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。
6.焦痂及皮疹护理
注意焦痂和溃疡的部位、大小、形状,是否继发感染,可用75%乙醇涂擦溃疡周围皮肤,用过氧化氢溶液、生理盐水涂擦溃疡面,然后用庆大霉素注射液湿敷创面,每天3次,直至痊愈。皮疹无需特殊处理。
健康指导
1.应加强个人防护,避免在草地上坐、卧、晾晒衣被。
2.在野外工作者应束紧袖口、领口及裤脚口,可在皮肤上涂抹驱避剂,如5%邻苯二甲酸二甲酯。
3.注意改善环境卫生,清除杂草,消灭恙螨和野鼠、家鼠。
4.若被叮咬后,切不可自行将恙虫拔除。应及时就诊,避免病情的延误。
文:神经内科一病区 宫赛文
审核:护理部
编辑:宣传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