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  医院动态

太医急诊科:24小时守护健康“不打烊”

时间:2022-12-30点击:


疫情防控“新十条”优化落实后

与新冠病毒的三年拉锯战来到了总攻时刻

在新冠感染高峰的冲击下的急诊科

骤增的急诊量碰上战斗性减员

一边是焦灼、痛苦的患者

一边是坚守、疲惫的医护

在“黎明之前”

一身白衣绿袍的他们再次成为阻挡疫情的

第一道“防溃堤”!

作为救治患者的前沿阵地、挽救患者生命之急的主战场,太和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一直是本地人民群众最坚强的健康后盾。这一次,面对大规模感染者的冲击,医院急诊医学科几乎全部“中招”。医护人员们发着寒战、佝偻着腰身为挽救患者生命之急而前行奔走,他们的背影让大家尊敬而又心疼。

随手翻开一天的急诊日志,一个又一个24小时,急诊单日接诊量近400人次,其中急危重症患者45人,仅仅一个班次先后抢救了5名心跳呼吸骤停和13名昏迷、意识丧失、呼吸衰竭、心力衰竭的重症患者,插管人数就达9人。巨大的工作量,让本就处于“中招”状态的急诊医护人员,来不及喘息,一直处于一溜小跑、脚踩风火轮的紧张状态。

抢救室:第一波感染比预想的来的更早更猛!

“整个急诊的正常工作节奏早已经被完全打乱,最大的困难是不断有医务人员倒下,而患者却不断地涌入,那种眼看着包围圈不断缩小,身边的战友越来越少的无力感,真的很让人焦心的。”急诊医学科主任崔涛说。

抢救室中摩肩接踵不断涌进去的就诊患者和家属,把抢救室挤得水泄不通。

医护们隔着防护面屏和口罩,在一片“滴滴滴”的仪器警报声里声嘶力竭地呐喊:

“吸氧,吸氧,快点,给她吸上氧!”

“赶紧过来接一下这个病人,谁来一下!”

“这个人摸不到脉搏了,快!快!心肺复苏!插管!插管!呼吸机!”

“大家都让一让,请给我们留出点空间抢救病人!”

每个医护的脚步都是匆忙的,就连“宝娟嗓”都语速飞快,说着这件事,头还要偏向一侧看着另一个病人,手里拿着的是一摞抢救治疗单,心里还要想着那个人的呼吸怎么调上来、血压怎么稳住、血怎么止住、尿怎么排出来、痰怎么吸出来……

快速移动的大白和穿着绿色隔离衣的医护们,也让患者和家属眼花缭乱,分不清谁是谁,焦急的在原地守着家人,急切的向每一个擦肩而过的“绿衣侠”们复述着:

“他平时血压、血糖不太好,还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、慢阻肺、肝肾不好……”

“嗯,是的,这回发烧咳嗽喘不上来气、烧着烧着人就没动静了、上吐下泻的、你看她整个人眼瞅着变黄了”。

“对,对,痰特别多,咳不出来,他没有力气咳,医生,我们要紧吗?能好吗?”

拥挤的抢救室里,一边是患者充满期盼、渴求的双眼,一边是分身乏术的医护们,不时的传来医护们的咳嗽声,悄悄捶一捶酸痛的腰,使劲儿眨眨眼睛,努力贴近监护仪屏幕,看看监护仪的参数是否有好转,看看呼吸机上设置的参数与患者是否匹配,摸摸患者四肢体会一下循环是否有改善,问问患者是否呼吸困难有减轻,弯下腰看看尿袋里的尿液颜色和量是否能让人松口气。

终于把一名患者救治的平稳下来收进病房。

可刚出去一个患者,没等把空床位和仪器设备收拾好,新的更重的患者就被一窝蜂的推进来。

随时,新的一场抢救又开始了。

急诊分诊台:撑到极限是咬牙坚持!

“在职业之外,医护也是会被感染的普通人。他们也是父母、爱人、孩子,许多人选择和家人分开居住避免交叉感染,他们只能在一线战斗完,才能给生病的家人打个电话问候一声。他们虽是医护,可是家里的一切却指望不上他们。”护士长黄箫琪心疼的说。

分诊台在急诊大厅入口最显眼的地方,被患者和家属层层包围,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患者和家属在分诊台周围不停的喘息和呻吟,家属在不停的拥挤着、见缝插针的围过来,大声的请求、吼叫、甚至威胁着:

“护士,能不能先给我们看,我们快撑不住了”

“快点,我们要找医生!快点医生,求求你们了!”

“护士!!护士!!能不能快点让我们看上病?我们发烧3天了,全身上下不舒服!”

……

分诊台护士们恨不得变成千手观音、三头六臂的哪吒:

“快!进抢救室!鲍医生、小于,婷婷,快!快!这个患者已经意识丧失了!”

“您稍等,我们要先分诊、测量生命体征、评估判断,根据结果告诉您去哪个诊室就诊,我们知道您着急,大家都着急。”

“您看,您的前面至少还有十几个早就来挂号分诊的患者在等待,您家里人的情况我们评估过了,肯定能给您看上,真不能插队。”

“请您把老人家的衣袖卷上去,或者把胳膊露出来,我必须先对老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登记,这样里面的医生在看病时也能快点给您诊断。”

“这里是急诊,咱们要按照轻重缓急就诊,您先坐下。”

他们声音沙哑的已经可以达到“宝娟嗓”级别了,可是分诊台的护士们还是得尽力的去喊,实在出不来声儿了,就赶紧跑过去比划一通。

来来回回,进进出出,一趟又一趟......

急诊诊室:“阳”多“阴”少,每个人每个班都拼尽全力!

尽管医院努力地疏散病人,不过两三个小时,抢救室、诊室就会重新人满为患。眼看着十几平方米的内科诊间被挤满,为了应对患者的收治,医院不断的开辟新的“内科病房”,截至目前,太和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病房已经开了七个病区,全力保障入院患者有床位可住。“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会看这么多因为感冒发烧、病毒感染就诊的患者!”急诊内科孙国骥医师和抢救室鲍传飞医生异口同声的说。

对于被分诊到内、外科诊室的患者来说,是幸运的,那代表着自己或家人的疾病还没有到危重进抢救室的地步;但也是焦灼的,因为候诊的人太多了,看病的速度总是跟焦急心情不相称。

每个诊室门口都围了一圈患者和家属,连空气里都弥漫着拥挤、焦急、担忧的气氛,医护人员只能用加快的脚步和飞快的语速来试图缓解和加快进度。

大多数人都知道此时能够在家里处理,就尽量不来医院,但凡在此时还要坚持来医院的,大多是老年人,其中不少都是合并癌症、慢阻肺、糖尿病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、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基础疾病。在疫情里,他们是最脆弱的那一类人。

老人们行动不便,有的没有子女陪同,不会操作手机,表达不清晰,几乎每个人都有基础疾病,听力不好导致老人听不明白医生们嘶哑的问诊,眼花使得老人看不清楚手写的字迹,医生的一次问诊从基础疾病到本次发病,至少需要十几二十分钟,加上检查后复诊、取药后问用法,各类人员在诊室里出出进进、熙熙攘攘。

医护们耳边总是有各类声音交杂在一起,耐性受到极大的考验。最难熬的是夜间,隔离衣和防护面屏、口罩、手套就像枷锁死死捆扎着身体,头被勒的生疼,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抗议和吵着:累!渴!乏!难受!

夜渐渐深了,天渐渐明了,无论等到几点,最终所有的患者都能被妥善处理,尽管等待的时间有些难熬,但每一名患者都没有被放弃。

但是,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急诊科迎来了新的一天......

面对患者多医护少的困境,

急诊的医护们硬是靠着一股劲扛了下来!

整个医院

从医生到护士,到护工、保洁、保安,

从一线到后勤

每个工作人员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,

用热诚和敬业为战“疫”尽一份力!

静待“疫散花开”

阳春三月踏花行!

互联网医院

健康太和公众号

患者满意度调查

院长信箱

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