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护理天地 >>  工作动态

坐立难安的“拇外翻”

时间:2022-07-19点击:
      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,足不宁,则身不安”。鞋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,可是却有不少人脚部有个小小的突出而不能舒适的穿鞋。
      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这种比较常见的足部畸形——拇外翻
 一、什么是拇外翻?
       拇趾向外偏斜,拇趾近节趾骨与第一跖骨成角>15°,称为拇外翻,又称“大脚骨”、“ 大觚拐”,是足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。
       畸形形成后,难以自行矫正,影响穿鞋和行走,且可伴有其余足趾畸形和前足痛等症状。拇外翻常见于女性,发病率12%-56%,男:女为1:15-1:19。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          
二、拇外翻的形成
①长期穿不合脚的鞋
       这里说的“穿不合适的鞋”并不单单指“高跟鞋”,而指所有不合脚、过紧、过尖及过窄的鞋,比如尖头皮鞋、鞋面较硬的鞋子。即便是平底,长期穿也可能引起拇外翻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②遗传因素
        拇外翻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,也有后天因素,亦可能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研究表明58-88%的拇外翻有家族遗传史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③其他原因 
       骨性结构异常,足内外肌肌力失衡、炎症性及神经肌肉性因素、创伤性因素、激素水平变化和医源性因素。
三、拇外翻的临床表现
①疼痛
       拇外翻的疼痛通常位于拇囊,有些患者还伴有皮肤红肿以及软组织肿胀,休息后或缓解,或是换宽松的运动鞋或是拖鞋后缓解。
②穿鞋困难
       拇囊炎,第一跖趾关节的疼痛表现为大拇趾关节内侧巨大突起,表面红肿,按压有疼痛感,穿鞋挤压后明显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   
③锤状趾
       表现为大拇趾外翻,不断挤压第二趾,导致第二趾无处可去,“骑”跨大拇趾,时间一长,肌腱挛缩,关节僵硬,形成“锤状趾”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④老茧(胼胝)
       行走疼痛,脚的受力分布点发生改变,转移至第二、三脚趾,承受过多的人体重量,久而久之在前脚掌相应处就会出现老茧,严重的会出现疼痛,影响走路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
四、拇外翻保守治疗
       穿鞋方式调整是拇外翻保守治疗的主要方式,建议穿宽头的鞋来适应变宽的前足,减轻局部压力;避免穿高后跟的鞋,这样可以减轻步态中前足的受力。
       拇外翻支具、脚趾分开器和衬垫可一定程度避免内侧骨突的摩擦挤压。但必须指出的是:
       只有骨骼发育期的青少年在矫形器的帮助下获得持续、永久的疗效。对于成年人,矫形器只能起到临时作用。
五、拇外翻手术治疗
        经过保守治疗,患者对效果不满意时,与医生经过充分沟通后可以采用手术治疗。1974年Helal等列出了130余种术式,常用Mcbride术、Lapidus术、跖趾关节融合、Akin术、Chevron术、Scarf术、Keller术、人工跖趾关节置换术,关节镜下微创矫治手术等,疗效满意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 

互联网医院

健康太和公众号

患者满意度调查

院长信箱

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