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大哥,40岁,车祸导致全身多处骨折住院。住院当天60多岁的老母亲一直陪伴着。入院后的李大哥一直不说话,闷闷不乐,第二天可以进食水的时候李大哥依旧拒绝与人沟通,也不吃饭。
我来到病房,发现李大哥的中午饭还没有动过,正目光呆滞,看着他的右腿。于是,我走到他跟前轻声问道:“李大哥,您午饭怎么没吃啊?”我说:“这要等做完手术后,根据您的术后情况再说了。”我说:“李大哥,看到您这样,我心里也不是滋味,能跟我说下您现在的想法吗?”他说:“我现在很痛苦,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了!”说完他发出长长的叹息不再说话。我说:“大哥,发生了什么事,您有什么事和我说说吧。”“我媳妇车祸走了......我真的太难受了,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......”李大哥断断续续伴随着哭啼痛苦的声音说着。我惊呆了,真的感觉很心痛,一时竟无言以对,只能静静地听着,不时的给予回应。他慢慢地诉说着他俩的过往,曾经的感情,儿子对母亲的依赖。他无法接受妻子的突然离世,痛苦不已。“我对不起她......要是那天夜里是我开车就好了......我知道我该坚强的活下去......可我就是控制不住,看到她的照片就难受,有时候一想到她也会哭,想到我们儿子还没结婚,她就这样走了......”听完他的诉说,我判断是哀伤的表现,他现在全身多处骨折,身体虚弱,需要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。我应该去整合和转化他与妻子的那段关系,面对痛苦,诉说痛苦,是放下痛苦的一种方式。我需要尽快把他从痛苦里拉出来:“您可以不坚强的!您这么悲伤难过,主要是因为您非常爱她。”我温和地说。他说:“以前她在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吵架,我对不住她,没有好好爱她,婚前说好的宠着她的。”“您还是爱她的,虽然你们在一起会有争吵,但你的心底对她的爱一直都在!”我用温柔的语气肯定清晰地告诉他。他没有反驳,我知道我的话在他心里起了波澜,或许能让他有所感触。此时,我只需要保持沉默,在沉默中接纳,在沉默中宽容。“嗯,没办法,人总是要生活下去的,我年迈的老母亲无微不至的在这照顾着我,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依旧在这辛苦的照顾着我,我就告诉自己要坚强,好好养病,早点站起来,不让他们担心。”“我的儿子也很痛苦,但是他突然像个小大人一样,告诉我说,妈妈在世界的另一边继续爱着我们。”父母的陪伴,孩子的关心,这些都是李大哥的精神依靠。李大哥说到这些以后声音明显的放松很多。我知道,我还有任务,因为李大哥的妻子没能接着陪伴他,我现在需要协助他面对离别,接受离别,完成与妻子的告别。这对于丧失者有很强的心理修复作用。我说:“李大哥,您手机里有大姐的照片吗?您打开手机看看大姐的眼睛,感觉怎么样?”我说:“李大哥,您想象一下,如果大姐听到会说什么呀?”他说:“我也爱你,按时吃饭,照顾自己,不要难过了。”一阵沉默以后:“我懂了,痛苦没什么错,但不是生活的全部,我还有责任在肩,我还有一家人要照顾”。“如果下次您再睹物思人,您准备怎么做呀?”我轻柔地问道。他说:“我想送她玫瑰花,然后给她写情书,她以前最爱了。”时间很快就过去了,我不知道出院后的李大哥会不会给大姐写情书完成告别,但我相信,通过今天的谈话李大哥会有所感悟。只有被充分表达的爱才可以被放手,只有被充分感受的爱才可以离开。面对生离死别,鼓励去整合一段关系比选择遗忘更有作用!更有价值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