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护理天地 >>  工作动态

细心精心用心,品质永保称心 太和县人民医院儿科片区举行优良事件分享活动

时间:2021-11-16点击:15243


护理优良事件作为安全管理的新生事物,是指护士在临床工作中,以病人为中心,尊重关爱病人,运用专业知识,主动观察、评估、及时判断病人病情,并积极处理,为医疗诊断、护理计划提供信息,杜绝医疗护理纠纷,避免并发症的发生,促进病人早日康复,确保病人安全的各类事件。

  为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效率,激励护理人员,号召儿科护理人员学习榜样。11月12日下午,太和县人民医院儿科片区开展优良事件分享活动。护理部主任周立恒、副主任张彩侠指导,儿科科护士长杨静主持。护理人员先后分享8例护理工作中遇到的优良事件。

01

小剂量,大安全

杨静分享的是《小剂量,大安全》,一例配药剂量相关的护理优良事件。

在整个医疗护理的过程中,护士始终处在第一线,与患儿长时间直接接触,是为患儿治疗输液、给药的执行者,因此各种护理风险也伴随而来。杨静提出,建立健全护理优良事件报告系统并结合应用激励机制,以正面影响改善护理大环境,弘扬护理正能量,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。 

02

察言观色  关爱幼儿

  儿科二病区护士李娟分享的是《察言观色,关爱幼儿》,一例护理优良事件案例分享。

  小儿病情观察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,尤其是婴幼儿,仔细观察并记录病情,既可为医生诊疗提供依据,同时也为总结护理工作经验提供数据和资料。

03

三查八对“药”谨慎

儿科一病区王亚楠分享的是《三查八对“药”谨慎》,一例给药安全优良事件的案例汇报。

护理优良事件的分享,可以更好地防范此类事情的发生,激发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,同时可以提高工作质量,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。

04

声无小而不闻

  儿童重症监护室护士郭蓉蓉分享的是《声无小而不闻》,一例护理优良事件案例汇报。

  声无小而不闻,行无隐而不形。护士犹如医生的眼睛,患儿的任何细微变化都需要我们去观察,去发现,去思考,有时候患儿的不经意的一个动作、表情、声音,就有可能为我们带来启示或者提示患儿的病情有潜在的隐患和风险,根据患儿的自身情况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,从而提高护理质量。

05

细微之处见知著

  新生儿科孙敏分享的是《细微之处见知著》,一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复杂性先心的护理优良事件分享。

  作为新生儿监护室的护士,在细心、耐心、爱心、慎独等精神基础上,将理论联系实际,并运用于临床,观察入细入微,做好一线的哨兵,方能细微之处见知著。

06

点滴无小事

  儿童重症监护室张嘉怡分享《点滴无小事》,一例输液速度相关的护理优良事件分享。

  严格的查对制度、严谨的工作作风需时刻谨记,时刻警钟长鸣,无医嘱绝不执行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将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,集中精神,为每一位患儿提供安全保障,减少或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。

07

细致入微,大胆质疑

儿科二病区李若楠分享《细致入微,大胆质疑》,一例护理优良事件案例分享。

在平时的临床巡视中,尤其是交接班的时候,不能放过每一个非正常的临床表现。护士需要有良好的专业能力,及时发现异常的现象,大胆质疑,并给出正确的处理。

08

欲要看究竟,处处细留心


  儿科一病区符翠红分享的是《欲要看究竟,处处细留心》,一例肠套叠患儿的护理优良事件分享。

  儿科作为一个“哑科”,我们要积极主动的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,增强了解和掌握患儿的情况,增进护患关系,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。在护理的过程中,我们要爱心多点,耐心好点,责任心强点,考虑周到点,观察仔细点。

  周立恒表示,护理优良事件,护士的责任心和专业素质在其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。作为儿科的一名护士,日常工作中要提升专业能力,相信自己,用心做好职责范围内的事情。

此次优良事件的分享,鼓励儿科护理人员积极上报身边发生的护理优良事件,提高护理人员对优良事件的认知,强化患儿安全的文化理念,有效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新性,达到太和县人民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提高,创造护理安全文化的终极目的。

互联网医院

健康太和公众号

患者满意度调查

院长信箱

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