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剂科
药剂科是集药品供应和管理、临床药学及监督执行药政法律法规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部门。现有职工109人,药学专业人员96人,构建"药品调剂-临床服务-质控管理"三维一体的药学服务体系,形成阶梯式人才矩阵。其中高级职称7人主导学科建设与疑难技术攻坚,中级职称50人承担核心业务管理与质量控制,初级39人保障日常药品服务高效运转;学历架构为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,硕士研究生12人,在读硕士研究生5人,本科75人。下设中西药库、门诊中西药房、煎药室、住院药房、慢性病药房、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、临床药理室和临床药学室。是安徽省一级药品/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监测单位,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核心单位,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(INRUD)成员单位。作为太和县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,承担着全县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,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进行业务指导。
科室亮点
▶药房自动化管理
2015年门诊药房快速发药系统投入使用,极大减轻药师工作强度和压力,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,减少患者就诊等待时间,降低差错率,保障用药安全。住院患者单剂量自动摆药系统按药品处方实现分类、分配、包装、打印以及存药管理功能,为药房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配药环境,避免传统手工摆药引起的二次污染,减少调剂和给药差错。
▶静脉用药集中调配
静脉输液集中调配中心面积650平方米,拥有洁净区122平方米,设有抗菌药物配置间、细胞毒性药物配置间、普通营养药物配制间,为全院40多科室病区提供长期医嘱药物配置工作,可对成品输液全程追溯,从而降低用药错误,确保静脉药物治疗的安全性。PIVAS通过药师对医师用药医嘱进行审核,每天审核医嘱达5000条,干预不适宜处方近百条,通过对不适宜的医嘱反馈干预,提高了临床的合理用药率。
静脉输液集中调配中心于2017年6月份接收省级专家的验收,并通过审核验收。
▶煎药室
煎药室为满足现代人对中医药便捷服务的需求,推出 「专业代煎+快递配送」一体化服务。量身打造健康方案,提供单剂量袋装膏方及个性化定制服务,资深中医辨证施治,根据体质需求调整配方,让养生更精准、更高效。同时增设互联网医院取药点【太医本草】,线上问诊开药,解决线下排队就诊慢等问题,节约患者时间,让传统养生焕发便捷新活力!
▶临床药学工作
♦科室重视临床药师体系建设,更注重视年轻临床药师的成长和人才培养,2009年在阜阳地区率先成立临床药学室,为院级重点学科,目前已有15名临床药师,覆盖抗感染、抗肿瘤、消化、心内、疼痛、ICU等8个临床学科,为药学服务能力转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♦药物咨询门诊:药学服务是医师医疗工作的补充,2018年医院开设药学门诊,由临床药师和高年资药师轮流坐诊,开展用药咨询与指导、用药安全及健康教育、慢性病用药管理等工作。提供用药咨询服务,宣传合理用药知识,是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,也是药品供应保障型向临床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的标志。此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升服务质量,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,使患者得到合理、安全和经济的药物治疗。
♦药物基因组学检测: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问题,而遗传因素是造成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,开展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用药,已成为医院药学的行业标准,我科于2019年组建药物基因检测实验室,开展对氯吡格雷、华法林、叶酸、酒精代谢、伏立康唑、铂类药物、氟尿嘧啶、伊立替康等相关药物使用指导的基因检测。开展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,指导临床用药,可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,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,同时提升科室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。
♦处方前置审核:临床药学室下设审方中心,于2019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。该中心利用前置审核软件对全院处方及医嘱进行审核,监控并干预不合理用药的情况,及时避免用药差错。通过事前干预、事中记录、事后分析,实现药品使用的精细化管理,从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用药管理水平,缓解医患矛盾,提高患者满意度。此举满足医院对合理用药信息化建设的需求,提升了整体合理用药水平。
♦治疗药物监测和不良反应监测:治疗药物监测(TDM)的意义在于实现个体化精准用药,通过科学监测血药浓度,优化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,解决个体差异,避免“一刀切”给药。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是一个关系全社会的系统工程,科室安排专人负责,积极、及时呈报药品不良反应,每年呈报数量在省内均居前列,近年来新的、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比例增加,药品不良反应呈报质量逐年提升。
▶医院合理用药
♦医嘱/处方管理:我院定期开展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处方点评工作,包括:门、急诊处方点评、出院病例医嘱点评、运行病历医嘱点评等。根据我院各诊疗科室用药特点,开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、中药注射剂、抗肿瘤药物、抗菌药物、专档管理抗菌药物、清洁切口手术、清洁-污染及污染切口手术、静脉输液、销售排名前十药品、中药饮片、质子泵抑制剂、麻精药品、肠外营养药物、中药饮片、急诊处方、儿童用药、高费用药品、处方外配、自备药品、临床科室超说明书用药等20 余项专项处方点评。点评发现问题,及时与临床科室反馈,最终形成督查通报,定期OA公布,提高合理用药水平,保障患者用药安全。
♦抗菌药物专项管理:我院抗菌药物实行院科两级管理,根据各临床科室实际诊疗情况,制定科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及使用率具体指标。对碳青霉烯类及替加环素实施专档管理,指定专人定期收集、汇总碳青霉烯类及替加环素使用情况,定期分析,对存在问题提出干预管理措施。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委托药剂科、计算机中心、信息科、感染管理科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,分析医院及临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,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,并对临床科室及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、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等情况进行排名、公示,对超出抗菌药物控制指标的科室给予经济处罚,相关科主任及进行约谈,对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严重问题的医师进行批评教育,经积极控制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、使用率均已到达卫计委要求。
♦合理用药宣传与培训:
2024年成为安徽省安全用药科普宣传站,药师积极参加各项用药安全宣传活动,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广场、进学校、进家庭、进乡镇,向路人、老年人、青少年、儿童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普及安全用药、合理用药的基础知识,同时发放安全用药的科普知识手册,并接受群众的咨询。
组织“走进乡村,做您身边的药师” 安全用药宣传活动,以“对口帮扶”、“医共体帮扶”、“三村三员”等形式,深入基层,根据患者既往用药情况,指导其合理用药。
每季度编写“太医药讯”,面向全院医务人员宣传药学相关法律法规,合理用药知识,药物不良反应,临床应用最新动态等内容。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。
在院内面向新进员工、实习生、规培生以及在院医生,有针对性的举办抗菌药物、麻精药品等药物安全合理应用相关知识培训。加强我院医生安全用药、合理用药的认知度。
▶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
♦临床药师签约服务:科室积极探索药学服务窗口前移,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新措施,争取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,通过签约临床药师服务,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,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服务,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,实现实时、全程、个体化的药学服务新模式,满足患者新需求。
♦药学服务下沉:加强医共体内用药衔接完善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,持续开展医共体内药学结对帮扶工作,实现药学服务下沉,进行点对点工作交流,通过学术会议、现场指导、带教等方式提升乡镇卫生院药事服务能力。
▶科室管理与培训
♦药剂科组织多次政治学习、业务学习及人文学习,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,督促全科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,规范服务标准。并且在科室内部建立“轮岗”制度,让员工有计划地在部分岗位范围内轮换担任不同的工作,打破部门间的隔阂和界限,增加同事和各组之间的交流,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,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商业贿赂,有利于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系统。
♦科室同样重视深化医改前提下优秀调剂药师的转型,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一批有为有位的年轻药师,对外,已陆续送出药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;对内,在科内定期开展学习讲座,有主管药师和初级药师及新进人员不同培训方案,每月进行2次科室业务学习,以提升科室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。
科室愿景
药剂科将本着“仁爱、敬业、精诚、进取”的医院精神,坚持“以患者为中心,合理用药为目标,临床药学服务为手段,解决临床问题为核心”的服务理念,力争做到内强素质、外树形象、强化管理、与时俱进、团结协作、踏实工作,切实保证医院药事管理与药学技术服务质量。
专家团队